(2021.3.5-2021.3.11)经济要闻回顾

一、宏观经济

1、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国务院发布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表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避免大起大落,稳定市场预期。紧扣民生改善需求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稳定恢复基础。激励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稳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4、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5日在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财政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不急转弯;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2021年全国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同比减少1900亿元;赤字率拟按3.2%安排,较上年预算赤字率3.6%稍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比去年略有增加,规模超过8.3万亿元;中央本级财政支出连续两年负增长,节省资金用于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5、发改委主任何立峰3月5日在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突出了一些项目,主要是把国之大事和关键的小事相结合。一是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性的一些重大攻关项目,包括量子信息、星际探测;二是将长期稳定和保障我们安全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一些被“卡脖子”的重大攻关项目。我们将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按照“揭榜挂帅”的要求予以推进。

二、金融市场

1、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目前,疫情对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扰动已在逐步消退,但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仍不容忽视。“十四五”期间,金融工作将继续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2、央行发布公告显示,2月末,社融存量为29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超预期;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421亿元。M2余额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个和1.3个百分点。

三、地产聚焦

观察者网发文称,从北、上、深三地的多家银行了解到,各地自春节之后,一直在严查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的问题。受访银行相关人士均表示,一旦发现信贷资金被挪用至“股市、楼市”,将被银行提前收回。业内称,此举对于严防信贷资金违规进入“两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两市”健康平稳发展。

四、政府债务

1、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5日在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将持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保持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又为之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坚决落实化解财政风险隐患,持之以恒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防范基层三保支出风险,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

2、财政部发布2020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加大政策对冲,将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赤字规模达到3.76万亿元,同比增加1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27800亿元,同比增加95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800亿元,同比增加500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2.6万亿元,助企纾困成效显著。

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近日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和财政带来了严重冲击,我国经济恢复元气和活力需要一个过程,财政收支的“紧平衡”状态也将持续较长时间。2021年应保持财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警惕防范涉及财政领域的重大风险。要做到财政自身安全,关键是给地方政府债务戴上“紧箍咒”。

五、研报精粹

1、中信证券:预计3月社融增量有望在4.3万亿以上。中信证券指出,结合当前供需环境,同时考虑去年3月再贷款集中投放的因素,预计3月央行口径人民币信贷投放量或在2.5万亿以上(20M3和19M3分别为2.85万亿/1.69万亿)。此外,考虑到地方专项债券提前批额度的下发和使用,预计当月社融增量有望在4.3万亿以上。

2、中国金融:居民信贷高增映射楼市韧性。2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43亿元,部分与疫情造成的信贷低基数有关。结构上看,居民部门新增贷款1421亿元,同比多增5554亿元,居民消费和按揭贷款发放进度在去年同期均受疫情影响。但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113亿元,显著强于正常年份同期,或表明房地产市场仍有韧性。